返回菜單
關閉
外陰癌
菜單

外陰癌症狀

外陰癌主要指發生在女性外陰部位的惡性腫瘤,常見於大陰脣、小陰脣、陰蒂及會陰區域。該病多爲鱗狀細胞癌,發展較慢但局部侵襲性強,常伴有潰瘍或結節,易誤診爲良性疾病。

好發於50歲以上女性,特別是絕經後人羣。全球來看,美國、澳大利亞及英國的發病率較高;東南亞地區以菲律賓、馬來西亞及泰國報告頻率相對較多。若未及時治療,可能侵犯尿道、直腸,甚至發生淋巴結轉移。

外陰癌分期

I期:腫瘤侷限於外陰,體積較小
瘤體不超過2cm,未累及淋巴結,五年生存率在85%以上,治療效果較好,手術可根治。

II期:局部擴展但未轉移
瘤體超過2cm,累及鄰近組織如下尿道、陰道前庭,未見淋巴結轉移,生存率約爲65%-75%。

III期:出現淋巴結受累
癌細胞侵入單側或雙側腹股溝淋巴結,局部症狀明顯,五年生存率降低至約50%左右。

IV期:遠處器官或組織轉移
瘤體波及膀胱、直腸等遠端器官,或出現遠處轉移,預後較差,五年生存率低於30%。

外陰癌症狀詳述

1. 外陰持續瘙癢
多數患者初期感到外陰部位異常瘙癢,尤其在夜間明顯,常誤以爲是感染或溼疹。

2. 小結節或腫塊
可觸及質硬的小腫物,表面粗糙或結痂,隨時間發展逐漸增大或形成潰瘍。

3. 外陰破潰或滲液
病變表面易破潰,滲出液體,局部潮溼,有時伴有輕微出血,久治不愈。

4. 刺痛或燒灼感
伴隨病變發展,患者常訴局部刺痛或燒灼不適,尤其在行走或摩擦後加劇。

5. 外陰紅腫或變色
部分區域出現紅斑、水腫或顏色變暗,提示局部組織炎症或惡變。

6. 觸壓時出現疼痛
早期較少痛感,隨病情加重可因神經壓迫而導致持續性觸痛。

7. 尿道刺激症狀
若瘤體靠近尿道,可引起排尿困難、尿頻或尿痛等泌尿道刺激表現。

8. 伴隨淋巴結腫大
晚期常見腹股溝處出現腫大的淋巴結,質地較硬,有壓痛或無痛性腫塊。

9. 性生活不適或出血
部分患者因病變位於陰道附近,性交時感到疼痛,或伴隨點滴狀出血。

結語

聯合生命國際醫學中心專家提醒:外陰癌早期症狀常被忽視,特別是老年女性易誤認爲常規炎症。若外陰持續瘙癢、發現結節、破潰不愈,應高度警惕。及早篩查、結合細胞治療等先進方案,有助於降低複發率,延長生存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