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菜單
關閉
類風溼
菜單

類風溼診斷

類風溼性關節炎(RA)是一種慢性、系統性自身免疫疾病,主要表現爲關節的炎症、腫脹、疼痛,並可能導致關節變形與功能喪失。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早期診斷至關重要,可以有效緩解症狀、改善生活質量並減緩疾病進展。

臨牀表現

類風溼性關節炎的首發症狀通常爲雙側關節的對稱性疼痛和腫脹,尤其是手指、手腕、膝關節等小關節。患者常常感到晨僵,且早晨起牀時症狀最爲明顯,通常持續30分鐘以上。關節疼痛在活動後加重,休息後有所緩解。此外,病情加重時,患者還可能出現關節變形、活動受限等症狀。部分患者可能伴隨有全身症狀,如乏力、低熱、食慾不振和體重下降等。

實驗室檢查

 類風溼因子(RF) 類風溼因子是一種自體抗體,常見於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的血液中。雖然類風溼因子的陽性率較高,但其並非RA的特異性標誌物,也可見於其他疾病或正常人羣中。因此,RF的陽性結果不能單獨用於診斷。

 抗環瓜氨酸肽抗體(Anti-CCP) 抗CCP抗體是RA的高度特異性標誌物,比類風溼因子更具診斷價值。大多數RA患者,尤其是早期患者,體內存在抗CCP抗體。其陽性率可達到70%-80%。當抗CCP抗體與RF聯合檢測時,診斷的準確性顯著提高。

 紅細胞沉降率(ESR)和C反應蛋白(CRP) ESR和CRP是反映體內炎症活動的非特異性指標。在類風溼性關節炎患者中,這兩個指標通常升高。儘管它們並不能確診類風溼性關節炎,但它們有助於判斷病情的活動度和炎症的嚴重程度。

影像學檢查

影像學檢查對於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診斷和評估病情進展具有重要意義。常用的影像學檢查方法包括X線檢查、超聲檢查和磁共振成像(MRI)。

 X線檢查 X線是最常用的影像學檢查手段,對於監測關節損傷的進展有重要作用。RA早期可能僅表現爲關節軟骨的輕微破壞或間隙狹窄,但隨着病程進展,可能出現關節骨質侵蝕、變形等典型表現。X線影像有助於評估疾病的活動性及預後。

 超聲檢查 超聲檢查可以用於早期發現關節腔內積液、滑膜增生及關節損害等,是一種無創、便捷的檢查方法。通過超聲檢查,醫生能夠評估關節的炎症活動性,併爲治療提供參考。

 磁共振成像(MRI) MRI能夠提供關節軟骨、骨髓、水腫等結構的詳細影像,適用於評估早期關節損傷。與X線相比,MRI對於早期診斷RA更爲敏感,能夠檢測到微小的軟骨損傷和骨髓病變。

診斷標準

目前,世界衛生組織(WHO)及美國風溼病學會(ACR)聯合提出了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診斷標準。該標準根據患者的臨牀表現、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結果進行綜合評估。具體而言,患者需滿足以下標準之一:

 關節的典型症狀,如晨僵、關節腫脹等。

 類風溼因子和抗CCP抗體的陽性結果。

 影像學檢查發現關節損傷。

結語

類風溼性關節炎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是防止關節破壞、改善患者生活質量的關鍵。通過結合臨牀表現、實驗室檢查和影像學檢查,醫生能夠更加準確地診斷RA,制定個性化的治療方案。患者一旦出現疑似症狀,應儘早就醫,進行詳細檢查,以獲得最佳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