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菜單
關閉
系統性紅斑狼瘡
菜單

系統性紅斑狼瘡治療

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是一種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錯誤地攻擊健康組織,導致皮膚、關節、腎臟、心臟和神經系統等多器官受損。由於其病程複雜且症狀多樣,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治療需要個體化,目的是控制症狀、減少疾病活動並預防嚴重併發症。以下是目前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方法。

新興治療方法

幹細胞療法

幹細胞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新型的治療方法,利用幹細胞如MSCs分泌抗炎因子,通過修復免疫失衡和減輕組織損傷發揮作用。幹細胞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優勢:

① 免疫調節:利用幹細胞分泌抗炎分子,促進調節性T細胞增殖,恢復免疫耐受。抑制B細胞異常活化和自身抗體產生,降低DCs的抗原呈遞能力,減少T細胞活化。

② 組織修復:幹細胞可以遷移至炎症或損傷組織,修復受損部位,分泌修復因子,促進血管和組織再生,同時具有抗纖維化,減輕腎纖維化。

傳統治療方法

1. 藥物治療

藥物治療是傳統系統性紅斑狼瘡治療的主要手段,常根據患者的病情、疾病活動性以及受累的器官來選擇藥物。

① 非甾體抗炎藥(NSAIDs)

對於輕度的關節炎或肌肉疼痛,醫生通常會使用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阿司匹林等)來緩解炎症和疼痛。NSAIDs可以有效減輕關節炎症狀,但不適用於所有患者,尤其是在腎臟損害嚴重的情況下。

② 抗瘧藥(羥氯喹)

羥氯喹是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常用藥物,尤其適用於皮膚和關節症狀。它有助於減輕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皮膚損害、關節炎及光敏感,並且能夠減少疾病活動性。羥氯喹通常長期使用,其副作用較少,但仍需定期檢查眼睛,避免長期使用可能引發的視網膜損害。

③ 免疫抑制劑

對於中重度系統性紅斑狼瘡,特別是當有器官損害(如腎臟、心臟等)時,醫生可能會開具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酰胺、硫唑嘌呤、黴酚酸酯等。免疫抑制劑通過抑制過度活躍的免疫反應,幫助減少器官損傷。

④ 糖皮質激素

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是系統性紅斑狼瘡治療中常用的藥物,特別在急性發作期,用於快速抑制炎症。雖然糖皮質激素可以顯著控制症狀,但其長期使用可能帶來副作用,如體重增加、骨質疏鬆、高血糖等。因此,醫生通常會盡量減少糖皮質激素的使用劑量和時間。

2. 生活方式和自我管理

除了藥物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的生活方式管理也十分重要,能夠有效緩解症狀、提高生活質量。

① 避免陽光曝曬

紫外線是誘發系統性紅斑狼瘡症狀加重的常見因素之一。患者應儘量避免陽光直射,外出時要塗抹防曬霜,穿戴長袖衣物和寬邊帽子等保護措施。對於有皮膚光敏感症狀的患者,使用抗紫外線的藥物也非常重要。

② 均衡飲食和適當運動

保持均衡的飲食有助於改善免疫系統的功能,多食用富含抗氧化物質的水果和蔬菜,減少過量的鹽分和脂肪攝入,有助於改善心臟健康。適當的有氧運動,如散步、游泳等,能夠改善體力、促進心血管健康,但應避免過度疲勞。

總結

聯合生命國際醫學中心專家介紹,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治療通常需要綜合考慮藥物治療、生活方式調整以及定期監測等多種方式共同作用,此外細胞療法是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非常有潛力的方向,可以有效避免傳統治療手段存在的副作用,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