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菜單
關閉
系統性紅斑狼瘡
菜單

系統性紅斑狼瘡概述

系統性系統性紅斑狼瘡(SLE)是一種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通常影響年輕女性,主要表現爲免疫系統攻擊身體的健康組織,導致全身各個器官和系統的炎症反應。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症狀和臨牀表現極爲多樣,嚴重時可能危及生命。

全球及各個國家的患病人數

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發病率在全球範圍內有所差異:

① 全球範圍:據估計,系統性紅斑狼瘡的全球患病率大約爲每10萬人中30至50人,且女性患者遠多於男性。

② 美國:美國的患病率大約爲每10萬人中72至125人,女性患者佔比高達90%,尤其是20至40歲的女性羣體。

③ 中國:中國的系統性紅斑狼瘡患病率大約爲每10萬人中30至70人,女性患者比例較高。南方地區的發病率高於北方。

④ 歐洲:歐洲的患病率大約爲每10萬人中20至100人,南歐和北歐的患病率有所不同,南歐地區的發病率較高。

總體來看,系統性紅斑狼瘡在女性、非裔人羣和年輕人羣中的發病率較高。

主要危害

① 皮膚損害:最典型的皮膚症狀是“蝴蝶狀紅斑”,通常出現在面部。此外,患者可能會出現盤狀紅斑、光敏感、脫髮等皮膚症狀。

② 關節損害:大約90%的患者會出現關節疼痛和關節炎,常見於小關節,尤其是手指和腳趾。關節炎可能會導致關節功能受限,甚至出現畸形。

③ 狼瘡性腎炎:大約50%的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會出現腎臟受損,表現爲蛋白尿、血尿,嚴重時可能導致腎衰竭。狼瘡性腎炎是導致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死亡的常見原因。

④ 心血管問題: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顯著增加,包括冠心病、心包炎、動脈粥樣硬化等。

⑤ 神經系統損害:神經系統的表現包括癲癇、頭痛、認知障礙和精神病等,影響患者的神經功能和生活質量。

⑥ 血液系統異常:貧血、白細胞減少和血小板減少等血液系統異常在系統性紅斑狼瘡中較爲常見,這會使患者更易感染和出血。

這些危害不僅對患者的身體健康產生負面影響,還可能大幅降低生活質量,甚至導致早期死亡。

新興治療方法

幹細胞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新型的治療方法,利用幹細胞如MSCs分泌抗炎因子,修復免疫失衡和減輕組織損傷發揮作用。細胞療法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具有安全無副作用優勢,是系統性紅斑狼瘡治療非常有潛力的方向。

傳統治療方法

目前,系統性紅斑狼瘡尚無根治方法,但通過適當的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症狀,緩解病情,並減少器官損害。治療通常包括以下幾種方法:

免疫抑制治療

① 糖皮質激素(如潑尼松)是系統性紅斑狼瘡的基礎治療藥物,能迅速減輕炎症和症狀。然而,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可能帶來副作用,如骨質疏鬆和糖尿病,因此需要謹慎使用。

② 免疫抑制劑(如環磷酰胺、黴酚酸酯)用於治療嚴重的系統性紅斑狼瘡,特別是狼瘡性腎炎等器官損害的患者。

抗瘧藥物

① 羥氯喹(HCQ)廣泛用於治療系統性紅斑狼瘡的皮膚和關節症狀,長期使用有助於減少疾病的復發。

結語

聯合生命國際醫學中心專家表示,系統性紅斑狼瘡是一種複雜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具有廣泛的臨牀表現和較高的致殘風險。隨着診斷技術和治療方法的不斷進步,如干細胞療法的臨牀應用,可以有效幫助患者提高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