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癌是較爲少見的女性生殖道惡性腫瘤,多見於絕經期及老年女性,常繼發於宮頸癌或HPV持續感染。如果未能在早期進行診斷和干預,腫瘤可能擴散至周圍組織,影響排尿排便功能,甚至遠處轉移。確診依賴於盆腔檢查、組織活檢及影像學等手段,需高度重視初期症狀。
1. 婦科體檢
婦科檢查是發現陰道病變的第一步。醫生通常通過陰道窺器檢查觀察黏膜表面是否有潰瘍、結節或不規則增生。如發現異常區域,可直接進行活檢採樣,是初步診斷的重要依據。
2. 病理活檢
確診陰道癌最關鍵的方法是病理組織活檢。通過對可疑病竈進行組織採樣,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形態,判斷是否爲癌性病變,明確癌的類型(如鱗癌或腺癌)及分級。
3. HPV檢測與宮頸細胞學檢查
考慮到HPV感染與陰道癌高度相關,患者一般需進行HPV分型檢測及宮頸細胞學塗片(TCT)。這有助於篩查潛在的HPV高危型感染及其他下生殖道癌變的可能性。
7. 影像學檢查
MRI是評估腫瘤範圍與周圍組織侵襲程度的首選方法,尤其對分辨是否侵犯膀胱、直腸及盆腔淋巴結轉移尤爲有效。CT掃描適合用於肺、肝等遠處轉移的篩查,而陰道超聲則有助於觀察局部病竈。
5. PET-CT評估腫瘤活性
PET-CT能更敏感地發現腫瘤的代謝活躍區域,對複發性陰道癌或病情評估具有重要價值,尤其適用於病竈不明或常規影像未能充分顯示的患者。
6. 膀胱鏡和直腸鏡檢查
當腫瘤疑似波及膀胱或直腸時,進行膀胱鏡或直腸鏡檢查可以進一步評估器官受累程度。若發現內部壓迫或侵蝕跡象,可輔助判斷腫瘤分期。
7. 血液檢測
雖然目前沒有特異性腫瘤標誌物能明確診斷陰道癌,但全血常規、肝腎功能及腫瘤相關指標(如SCC抗原)有助於輔助診斷與監測治療效果。
陰道癌的診斷需依賴多項檢查綜合判斷。聯合生命國際醫學中心專家建議,女性一旦出現不明出血或疑似病變,應及時進行系統檢查,確保病情早識別、早治療,提高康復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