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菜單
關閉
睾丸癌
菜單

睾丸癌診斷

睾丸癌是一種起源於男性睾丸的惡性腫瘤,主要見於15至40歲的年輕男性羣體。該病起病隱匿,早期症狀不明顯,極易被患者忽視,導致延誤最佳治療時間。一旦未能及時確診和處理,腫瘤可迅速發生轉移,波及淋巴系統、肺部甚至腦部,顯著降低患者的生存率。因此,確立系統全面的診斷流程對於掌握病情發展、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具有重要意義。

診斷依據

1. 體格檢查是初步判斷關鍵
醫生通過視診和觸診,評估睾丸大小、硬度、是否有腫塊或積液,是診斷的第一步。尤其在發現睾丸硬塊、大小差異明顯時,需高度懷疑睾丸癌的可能性,並進一步安排輔助檢查。

2. 彩超檢查可直觀識別病變
睾丸B超檢查是目前最常用的影像學手段之一,能夠明確腫塊的位置、大小及內部結構。B超具有無創、快速、準確等優點,能有效鑑別腫瘤與其他如精索靜脈曲張、睾丸炎等良性疾病的區別。

3. 腫瘤標誌物檢測有助於診斷類型
血清中某些腫瘤標誌物,如AFP(甲胎蛋白)、β-HCG(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和LDH(乳酸脫氫酶)等,在某些類型睾丸癌中會顯著升高。標誌物的組合使用,不僅有助於確診,也對治療過程中的療效評估和病情復發監測至關重要。

3. MRI與CT判斷轉移情況
對於已懷疑爲睾丸癌的患者,醫生通常會建議行腹部和盆腔的CT或MRI掃描,以排查淋巴結是否受累;在高度懷疑肺部、腦部轉移的情況下,還需進行胸部CT或頭顱MRI。這些影像檢查對疾病分期、制定治療計劃具有關鍵作用。

4. 組織病理檢查確認惡性程度
如腫瘤性質難以明確,可能需通過睾丸切除術後進行病理分析,以確診癌症類型及其惡性程度。病理報告也是決定後續化療或免疫治療路徑的核心依據。

5. 遺傳與分子檢測可輔助精準診療
近年來,部分醫療機構引入遺傳和分子檢測,以瞭解腫瘤細胞的基因表達特徵,有助於判斷預後,評估某些新型治療手段的適用性。

結語

睾丸癌的準確診斷應結合臨牀表現、影像學、腫瘤標誌物與病理檢查。聯合生命國際醫學中心專家建議,年輕男性如有睾丸腫塊或不適,應儘早就診,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