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膜炎(Synovitis)是指關節滑膜的炎症,常見於膝關節、髖關節、肩關節和肘關節,表現爲關節腫脹、疼痛和活動受限。準確診斷滑膜炎對確定病因、選擇治療方案和預防併發症至關重要。
1. 臨牀症狀分析
① 疼痛
● 輕度至中度的持續性疼痛,活動時加重,休息後緩解。
● 關節受壓或扭轉時疼痛明顯,提示炎症較重。
② 關節腫脹
● 滑膜炎引起滑膜增厚和滑液分泌增加,導致關節腫脹。
● 早期腫脹較輕,隨病程進展可明顯增大。
③ 活動受限
● 由於炎症和腫脹,關節靈活性下降,部分患者出現僵硬感。
● 嚴重者可能完全無法屈伸,影響日常活動。
④ 其他症狀
● 關節積液:觸診時可感受到液體波動感。
● 晨僵:類風溼性滑膜炎患者清晨關節僵硬,持續時間較長。
● 關節摩擦感:伴隨滑膜增厚或軟骨損傷的患者可能有異常摩擦感。
2. 體格檢查
醫生通過視診、觸診和功能測試評估患者關節狀況。
① 關節腫脹和積液檢查:採用浮髕試驗或波動試驗評估膝關節積液情況。
② 壓痛點檢查:按壓關節特定部位,判斷是否有炎症。
③ 被動和主動活動測試:檢查關節活動範圍,評估滑膜炎嚴重程度。
④ 關節摩擦感檢查:檢查關節是否伴有軟骨損傷。
3. 實驗室檢查
① 血液檢查
● C 反應蛋白(CRP)和血沉(ESR):升高提示炎症或感染。
● 類風溼因子(RF)和抗環瓜氨酸肽抗體(Anti-CCP):檢測類風溼性關節炎相關滑膜炎。
● 白細胞計數(WBC):如果升高,可能提示感染性滑膜炎。
② 滑液分析
通過關節穿刺獲取滑液,進行如下檢測:
● 白細胞計數:高白細胞提示感染或炎症。
● 滑液透明度和粘稠度:感染時滑液渾濁,粘稠度下降。
● 細菌培養:用於判斷是否爲化膿性滑膜炎(細菌感染)。
● 尿酸結晶檢測:可明確痛風性滑膜炎。
4. 影像學檢查
① X 線檢查
● 主要用於排除骨折、關節畸形或骨質增生。
● 早期滑膜炎X線可能正常,晚期可見關節間隙變窄或骨質破壞。
② 超聲檢查
● 可檢測滑膜增厚、積液和炎症程度。
● 在關節穿刺時提供引導,提高準確性。
③ 磁共振成像(MRI)
● 是滑膜炎最敏感的影像學檢查,可清晰顯示滑膜增厚、關節積液及軟組織損傷。
● 有助於鑑別感染性滑膜炎、類風溼性關節炎和創傷性滑膜炎。
④ CT 掃描
主要用於複雜關節損傷或腫瘤相關滑膜炎的評估。
5. 滑膜活檢(特殊情況)
在常規檢查無法明確病因時,醫生可能建議進行滑膜活檢,適用於以下情況:
① 懷疑結核性滑膜炎:病理檢查可發現結核桿菌。
② 懷疑滑膜增生性疾病:如色素沉着絨毛結節性滑膜炎(PVNS)。
滑膜炎的診斷依賴臨牀症狀、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測及影像學檢查。其中,MRI和滑液分析是最重要的診斷工具,可幫助確定炎症類型、病因及嚴重程度。早期明確診斷對於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至關重要,避免滑膜炎進一步發展爲關節功能障礙或骨關節損傷。對於不明原因的滑膜炎,必要時可進行滑膜活檢以進一步明確病因,確保精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