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菜單
關閉
脊髓損傷(截癱)
菜單

脊髓損傷概述

脊髓損傷(Spinal Cord Injury, SCI)是指脊髓受到外力或其他病理因素的損害,導致運動、感覺和自主功能喪失。脊髓損傷可能會導致部分或完全的截癱,給患者生活帶來重大影響。

全球及各國脊髓損傷的患病人數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估計,全球每年約有25萬至50萬人發生脊髓損傷。各國的患病率存在差異:

● 美國:美國每年約有12,000個新發脊髓損傷病例,發病率大約爲每10萬人中15至40例。

● 歐洲:歐洲的年發病率與美國相似,多數國家爲每10萬人中20至40例。

● 中國與印度:亞洲國家,特別是中國和印度,由於交通事故增加,脊髓損傷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中國的年新增病例大約爲每10萬人中5至10例。

脊髓損傷的主要危害

脊髓損傷的危害不僅體現在身體功能喪失,還會影響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主要危害包括:

① 運動功能喪失:脊髓損傷常導致肢體癱瘓,尤其是損傷發生在頸段時,可能導致四肢截癱。胸段和腰段損傷通常導致下肢癱瘓。

② 感覺功能喪失:損傷部位以下的區域可能喪失觸覺、疼痛感、溫度感等,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③ 自主神經功能障礙:脊髓損傷會影響排尿、排便、性功能等生理功能,很多患者需要依賴導尿管或其他輔助設備。

④ 心理健康問題:長期的運動和感覺功能喪失常導致抑鬱、焦慮等心理問題,嚴重影響患者的社會適應和生活質量。

⑤ 長期健康問題:脊髓損傷患者可能會出現壓瘡、骨質疏鬆、呼吸系統疾病等併發症,進一步加重身體負擔。

新興治療方法

隨着科技的進步,幹細胞移植、神經再生、神經電刺激等新興治療方法正在逐步臨牀應用。這些方法爲脊髓損傷的修復和功能恢復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傳統治療方法

脊髓損傷的治療主要包括急性期干預、手術治療、藥物治療和康復治療。儘管目前尚無完全治癒的方法,但現代醫學的治療手段可以幫助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① 急性期處理:脊髓損傷發生後,急性期治療的目標是減少二次損傷。早期干預有助於減輕炎症和水腫,類固醇(如甲潑尼龍)曾在治療中使用,但其效果存在爭議。

② 手術治療:對於脊髓壓迫、骨折或脫位引起的脊髓損傷,手術可以幫助恢復脊柱穩定性,解除脊髓的壓迫,防止進一步損傷。

③ 藥物治療:神經保護藥物、抗炎藥物以及幹細胞治療等新型藥物在改善神經功能方面取得了一定進展。儘管這些療法尚處於實驗階段,但爲未來治療提供了希望。

④ 康復治療:康復治療包括物理治療、作業治療、語言治療等,旨在幫助患者恢復部分功能,提高自理能力。心理治療也在康復中起着重要作用,幫助患者適應新的生活方式。

結語

聯合生命國際醫學中心專家表示,脊髓損傷是一個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的疾病,全球每年有大量的新發病例。儘管當前尚無治癒方法,但急性期治療、手術干預、藥物治療和康復治療等手段已經顯著改善了患者的預後。隨着幹細胞技術、神經再生和神經刺激等新技術的發展,脊髓損傷的治療前景將越來越廣闊,患者的生活質量有望得到進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