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菜單
關閉
陰莖癌
菜單

陰莖癌診斷

陰莖癌是男性生殖系統惡性腫瘤中較爲少見的一種,但一旦發生,侵襲性強、發展迅速。由於初期症狀較爲隱匿,容易與皮膚病或感染混淆,導致許多患者在晚期才確診。若不及時診斷,腫瘤可能通過淋巴系統擴散至腹股溝、盆腔甚至遠處器官,危及生命。因此,準確判斷病情、儘早確診,是制定有效治療方案的基礎。

診斷依據

1. 視診與觸診評估
初步體格檢查包括觀察陰莖表面是否有腫塊、斑塊、結節或糜爛等可疑病變。醫生通過觸診評估病竈質地、邊界及是否與周圍組織黏連,並重點檢查腹股溝區域有無淋巴結腫大。這一步驟雖簡單,卻能爲後續檢查提供重要線索。

2. 組織活檢確認病理類型
確診陰莖癌的“金標準”是病理學診斷,需通過切取病變組織進行活檢。採用局部麻醉下的楔形切除或針吸活檢法,將樣本送病理科進行顯微鏡觀察,以明確是否爲鱗狀細胞癌(陰莖癌中最常見類型)及其分化程度。這一步對於判斷癌症性質與分期尤爲關鍵。

3. 影像學輔助判斷病變範圍
對於懷疑有局部侵犯或淋巴轉移的患者,應進行超聲、CT或MRI檢查。陰莖部軟組織超聲能評估腫瘤的深度;腹股溝及盆腔CT檢查有助於判斷是否出現淋巴結轉移;MRI則可清晰顯示腫瘤與尿道、陰莖海綿體的關係,爲制定是否保留器官的治療方案提供依據。

4. 淋巴結評估與細針穿刺
如體檢發現腹股溝淋巴結腫大,需通過細針穿刺(FNA)或活檢獲取淋巴組織進行檢查,判斷是否爲轉移竈。此外,部分患者還需行全身PET-CT掃描,以確認是否存在遠處轉移,輔助分期與治療決策。

5. 尿道與膀胱鏡檢查
當癌竈接近尿道或懷疑累及泌尿系統時,醫生會推薦進行尿道鏡或膀胱鏡檢查。這有助於判斷腫瘤是否浸潤尿道內壁,爲後續是否聯合泌尿系統治療提供參考。

7. 腫瘤標誌物輔助評估
雖然目前無特異性腫瘤標誌物可確診陰莖癌,但部分臨牀醫生會檢測如SCC抗原等血清指標,作爲評估病情進展和治療反應的輔助方式。

結語

陰莖癌的早期診斷需藉助多學科聯合評估,包括病理分析、影像學和局部檢查等手段。聯合生命國際醫學中心專家提醒,儘早識別病竈並配合規範檢查,有助於降低誤診率,提升治療效果,保障患者生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