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菜單
關閉
腮腺癌
菜單

腮腺癌症狀

腮腺癌是涎腺腫瘤中最常見的一種,佔所有唾液腺腫瘤的較大比例,屬於頜面部區域的重要惡性病變。它起源於腮腺上皮細胞,部分類型生長迅速、侵襲性強,可侵犯鄰近神經與血管,甚至擴散至頸部淋巴或遠處器官。此類腫瘤在早期多無典型症狀,僅表現爲無痛性腫塊,故易延誤診斷。

該病多發於中老年羣體,男性略高於女性。腮腺癌在歐美國家如美國、法國、德國的發病較爲常見,東南亞地區如新加坡、泰國、菲律賓也呈逐年增長趨勢,尤以工業污染嚴重地區更爲明顯。其主要危害在於局部侵襲性極強,可能導致面癱、吞嚥障礙、複發率高等問題,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和預後。

腮腺癌分期

I期:病竈侷限,初期腫塊可切除
病變侷限於腮腺內部,直徑較小,無面神經受累,無淋巴結轉移。五年生存率可達80%以上。

II期:病竈擴大,可能波及淺層組織
腫瘤體積增大或略微侵犯鄰近組織,但尚未發生遠程擴散。生存率略降,爲60%-75%。

III期:面神經受累,區域轉移出現
此期可出現面部神經功能障礙,或頸部淋巴結轉移。五年生存率下降至40%-55%。

IV期:遠處轉移,局部結構嚴重破壞
癌細胞轉移至肺、骨、肝等遠處器官,治療難度大,預後較差,五年生存率低於30%。

腮腺癌症狀詳述

1. 頜下或耳前腫塊出現
患者常無意中發現腮腺部位出現一硬結或腫塊,質地堅實、無痛感,易被誤認爲良性結節。

2. 腫塊逐漸變大且固定
隨着病情進展,腫塊變得更明顯,質地變硬、活動度下降,提示可能存在浸潤性生長。

3. 面部肌肉無力或歪斜
若腫瘤侵襲面神經,可出現面癱症狀,包括嘴角歪斜、眼瞼閉合困難等功能障礙。

4. 局部疼痛或持續鈍痛感
部分患者出現耳前或頜下區域不適,表現爲輕度壓痛或間歇性刺痛,夜間加劇明顯。

5. 吞嚥或咀嚼困難
腫瘤體積擴大壓迫口腔結構,可影響咬合及吞嚥功能,表現爲進食困難或咬合無力。

6. 耳鳴或聽力下降
部分位於靠近耳前深部的腮腺癌可能壓迫耳道或聽神經,出現耳鳴、悶脹或聽力下降。

7. 面部麻木或觸覺異常
當腫瘤侵及三叉神經分支時,面部感覺異常,如發麻、灼熱或皮膚遲鈍等現象出現。

8. 頸部淋巴結腫大
腫瘤晚期可能引起頸側淋巴結轉移,表現爲質硬不痛的淋巴結腫大,觸摸有結節感。

9. 皮膚表面紅腫或破潰
當病變發展至皮膚層時,局部可能出現發紅、滲液或破潰,易繼發感染或形成潰瘍。

結語

聯合生命國際醫學中心專家指出,腮腺癌的早期表現常被誤認爲良性疾病,尤其腫塊無痛、緩慢增長容易疏忽。若伴隨面癱、腫塊增大等症狀出現,應高度警惕腮腺惡變的可能。高危人羣建議定期做頜面部影像檢查,藉助先進手段如免疫重建細胞治療等多學科聯合干預,能有效提升生存率和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