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主要源於胰腺導管上皮細胞,屬於消化系統惡性腫瘤中最致命的類型之一。吸菸、慢性胰腺炎、糖尿病和遺傳因素均爲其重要危險因素。歐美國家如美國和歐洲部分地區的發病率居高不下,男性發病率高於女性。
在東南亞,諸如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泰國等國家,胰腺癌發病率逐年上升。由於早期症狀隱匿,許多患者確診時已爲晚期,給患者生活帶來嚴重威脅,且醫療負擔加重。
I期:侷限性腫瘤
腫瘤侷限於胰腺內,尚未侵犯周圍組織,5年生存率約30%-40%。此期手術切除效果較佳。
II期:局部擴散
腫瘤侵及鄰近組織或淋巴結,出現輕微黃疸或腹痛,5年生存率下降至15%-25%。
III期:血管侵犯
腫瘤侵犯胰腺主要血管,手術難度大,症狀明顯加重,5年生存率僅爲5%-10%。
IV期:遠處轉移
腫瘤轉移至肝、肺等遠處器官,患者症狀嚴重,綜合治療爲主,5年生存率低於5%。
1. 持續性腹痛
腹痛多位於上腹部或背部,性質鈍痛且持續,隨着病情進展,疼痛感明顯增強,影響日常生活。
2. 黃疸表現
腫瘤壓迫膽管導致黃疸,表現爲皮膚和眼睛發黃,尿色加深,大便顏色變淺,是胰頭癌典型症狀。
3. 體重急劇下降
患者常在無明顯原因下體重迅速下降,反映腫瘤代謝旺盛和營養吸收障礙。
4. 消化不良與噁心
胰腺功能受損,消化酶分泌減少,導致噁心、腹脹、食慾不振,進食後不適感明顯。
5. 食慾減退和疲乏感
多伴有全身乏力,營養不良和貧血,使患者體力明顯下降。
6. 新發糖尿病
部分患者出現糖尿病或血糖控制異常,提示胰島素分泌功能受損。
7. 腹部腫塊與腹水
晚期患者腹部可觸及腫塊,伴隨腹水,表明腫瘤已廣泛擴散。
聯合生命國際醫學中心專家強調,胰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建議高危人羣定期體檢。免疫重建細胞治療作爲先進療法,爲晚期患者帶來新生,改善生存質量。多學科綜合治療是延長患者生命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