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是慢性腎臟疾病發展至末期的嚴重階段,患者腎功能大幅下降,導致體內代謝廢物累積。該病常見於各種慢性腎炎、高血壓腎病和糖尿病腎病患者。全球範圍內,尿毒症發病率隨老齡化及慢性病增加而上升,歐美國家患者管理較完善。
在東南亞,諸如中國、印度和越南等國尿毒症患者人數逐年增長,醫療資源和早期診斷不足加重病情,患者的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
1. 尿液異常
尿毒症早期患者可能出現尿量減少或完全無尿,尿色渾濁或帶血,反映腎臟排泄功能嚴重受損。
2. 乏力與消瘦
患者常感覺全身乏力,體重減輕,因體內代謝紊亂和營養吸收受阻,影響整體健康狀態。
3. 噁心嘔吐
毒素在體內堆積刺激消化系統,導致患者經常出現噁心、嘔吐,食慾明顯下降。
4. 水腫現象
體內鹽分和水分瀦留導致下肢、面部及全身水腫,嚴重時可引發呼吸困難。
5. 貧血表現
由於腎臟造血激素不足,患者常有面色蒼白、頭暈乏力等貧血症狀,影響身體耐力。
6. 神經系統症狀
包括頭痛、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及手腳麻木,嚴重者出現意識模糊甚至昏迷。
7. 心血管問題
尿毒症患者常伴有高血壓、心律失常,部分患者出現心衰或胸痛,威脅生命。
8. 皮膚改變
皮膚乾燥、瘙癢,甚至出現黃疸色,因體內毒素影響皮膚代謝。
9. 骨骼疾病
骨痛和骨質疏鬆是尿毒症常見的併發症,影響患者行動和生活質量。
尿毒症症狀多樣且涉及多個系統,病情嚴重且進展迅速,若不及時治療,患者生活質量極度下降,甚至危及生命。聯合生命國際醫學中心專家強調,早期識別和幹細胞治療等綜合療法對改善尿毒症患者預後具有重要意義,呼籲加強疾病管理和持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