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菜單
關閉
淋巴瘤
菜單

淋巴瘤症狀

淋巴瘤是一類起源於淋巴組織的惡性腫瘤,主要影響淋巴結、脾臟、骨髓及其他淋巴器官。全球範圍內,美國、歐洲和亞洲部分國家發病率較高。非霍奇金淋巴瘤發病人數多於霍奇金淋巴瘤,男性略多於女性。東南亞國家如新加坡、馬來西亞及泰國等,近年來發病率呈增長趨勢,與病毒感染及環境因素有關。淋巴瘤對患者免疫功能影響顯著,若未及時治療,病情可迅速惡化。

在東南亞地區,淋巴瘤的發病與EB病毒等感染密切相關,特別是免疫力低下人羣更易罹患。該病嚴重威脅患者生命健康,臨牀表現多樣,涉及全身多個系統。新興的免疫重建細胞治療爲淋巴瘤患者帶來新的治療希望,改善了部分患者的預後。

淋巴瘤分期

I期:侷限單區淋巴結受累
腫瘤限於單一區域淋巴結或單個器官,症狀較輕微。此階段治療效果較好,5年生存率約80%-90%。

II期:同側多區淋巴結受累
腫瘤累及同側多個淋巴結區,可能伴有局部症狀。治療難度加大,5年生存率約60%-75%。

III期:雙側多區淋巴結受累
腫瘤影響身體兩側多個淋巴結區,伴有脾臟受累。患者症狀明顯,5年生存率降至40%-60%。

IV期:廣泛器官浸潤
腫瘤侵犯骨髓、肝臟及其他遠處器官,表現嚴重,5年生存率低於30%。綜合治療及免疫重建細胞治療爲主要手段。

淋巴瘤症狀詳述

1. 淋巴結腫大
無痛性淋巴結腫大是淋巴瘤最常見的初期症狀,常見於頸部、腋下和腹股溝,腫塊堅實且逐漸增大。

2. 全身發熱及盜汗
不明原因的持續發熱和夜間盜汗是淋巴瘤的典型B症狀,反映機體免疫反應異常。

3. 體重迅速下降
患者常出現無明顯原因的體重減輕,提示病情進展,伴有乏力感。

4. 疲勞和虛弱
持續的全身疲勞影響患者日常生活,表現爲精神不振和體力下降。

5. 呼吸系統症狀
胸部淋巴結腫大可導致氣促、咳嗽及胸痛,嚴重時影響呼吸功能。

6. 腹痛與腹脹
腹部淋巴結或脾臟腫大造成腹部不適和脹痛感。

7. 皮膚瘙癢
部分患者伴有全身性瘙癢,嚴重影響生活質量。

8. 出血傾向
因骨髓受累引起血小板減少,導致皮膚淤斑及鼻出血等表現。

結語

淋巴瘤作爲一種複雜且嚴重的惡性腫瘤,早期識別和及時治療至關重要。聯合生命國際醫學中心專家指出,結合現代免疫重建細胞治療和綜合多學科治療策略,有望顯著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質量。廣大患者及醫護人員需提高警覺,早發現早治療,爲淋巴瘤患者帶來更多康復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