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菜單
關閉
眼癌
菜單

眼癌診斷

眼癌是一類影響眼球及其周圍組織的惡性腫瘤,種類包括葡萄膜黑色素瘤、視網膜母細胞瘤、眼眶腫瘤等。該病發展較隱匿,早期易與常見眼病混淆,一旦延誤診斷,不僅會導致永久性失明,還可能擴散至大腦、肝臟等部位,危及生命。及時明確病變性質和範圍,有助於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案,提升生存質量。

診斷依據

1. 視力與裂隙燈檢查
初步檢查通常由眼科醫生進行,通過視力檢測與裂隙燈顯微鏡觀察眼前段組織情況,可發現虹膜異樣、前房異常液體等早期跡象。對於葡萄膜黑色素瘤,瞳孔擴大後檢查眼底,可見深色腫塊或視網膜隆起。

2. 眼底鏡與OCT成像
眼底鏡用於直接觀察視網膜和視盤,有助於發現腫瘤位置和邊界。OCT(光學相干斷層掃描)技術可對視網膜、脈絡膜進行層層掃描,清晰呈現腫塊形態、厚度和滲出情況,是視網膜母細胞瘤早期篩查的重要工具。

2. B超檢查與A超測量
超聲檢查適用於不透明眼球或無法行直接觀察的情況。B超可描繪眼內結構異常,判斷腫瘤是否造成視網膜脫離或玻璃體出血。A超則用於測量腫塊密度、回聲強度,幫助判斷腫瘤性質,如惡性程度。

3. CT與MRI掃描
當懷疑腫瘤已侵及眼眶、視神經或顱內結構時,CT掃描能顯示骨質破壞或鈣化區域,適合視網膜母細胞瘤的評估;MRI更適合觀察軟組織侵犯,能夠判定腫瘤與周圍組織的解剖關係,對術前評估和手術規劃尤爲關鍵。

3. 組織活檢與細胞學分析
對於可達區域如結膜或淚腺腫塊,可通過活檢提取組織送病理學分析,以明確腫瘤種類和分化程度。眼內腫瘤活檢風險較高,但在必要時可採用玻璃體穿刺或細針吸取技術進行細胞學分析。此步驟是確診惡性腫瘤的“金標準”。

4. 分子檢測與遺傳分析
在兒童眼癌中,尤其是視網膜母細胞瘤,進行RB1基因檢測能輔助確診並評估家族遺傳風險;成人患者若考慮靶向治療,分子檢測有助於尋找可靶向的突變,爲制定個體化治療提供依據。

5. 全身篩查以判斷轉移
如眼癌已有局部進展,需配合肝臟超聲、骨掃描、胸腹CT等全身檢查,以排查遠處轉移竈。葡萄膜黑色素瘤傾向轉移至肝,需重點監測。

結語

聯合生命國際醫學中心專家指出,眼癌診斷需整合眼科視診、影像技術、組織活檢和基因檢測等多種手段。只有早發現、早確診,才能爲後續免疫重建細胞治療及其他治療方式贏得寶貴時機,有效提高眼球保留率與患者生存預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