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缺陷多動障礙(ADHD)是一種以注意力缺陷、多動和衝動爲主要症狀的神經發育障礙,通常在兒童學齡期開始顯現。該病如果未能及時診斷和干預,患兒可能出現學業困難、社交障礙甚至情緒問題。診斷需綜合家長、教師的行爲報告和臨牀評估,排除其他疾病可能,確保診斷的科學與準確。
1. 行爲表現觀察
ADHD診斷最關鍵的依據是患兒持續表現出的注意力不集中、多動和衝動行爲。具體表現包括:①難以專注完成任務,如寫作業時頻繁走神;②坐立不安,如課上無法靜坐,經常扭動身體;③衝動控制差,常插話、打斷他人講話;④易忘事,生活和學習中常丟三落四;⑤難以按順序完成複雜任務。醫生會結合家長和教師的觀察報告,確保症狀至少持續6個月且影響多種場合。
2. 標準化量表與問卷評估
診斷過程中,常用的評估工具包括Conners量表、SNAP-IV量表和Vanderbilt評估量表。通過家長和教師填寫問卷,收集兒童在不同環境中的行爲表現。這些量表可量化注意力、活動水平及衝動行爲的嚴重程度,輔助醫生判斷是否符合DSM-5診斷標準。
3. 醫學和心理發育評估
爲排除因聽力、視力障礙或其他身體疾病導致的行爲異常,需進行全面醫學檢查。同時,通過智力測驗(如WISC-IV)和認知功能評估,明確兒童是否存在伴隨的學習障礙或其他認知問題。這些評估有助於鑑別ADHD與其他神經發育障礙。
4. 神經影像和腦電圖輔助檢查
部分患者可能接受腦電圖(EEG)或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檢查,以排除癲癇或結構性腦病變。雖然這些檢查不是ADHD的診斷必需,但在複雜病例中有助於鑑別診斷。
5. 多環境信息綜合分析
ADHD診斷強調症狀需在兩個及以上不同環境中均表現明顯,如家庭和學校。通過家長與教師的觀察反饋,醫生判斷患兒是否在不同環境均存在功能障礙,避免單一環境影響導致誤診。
6. 排除其他精神或行爲障礙
鑑別診斷是確保準確判斷的關鍵。須排除自閉症譜系障礙、焦慮障礙、抑鬱症、行爲障礙等可能導致類似症狀的疾病。此外,環境因素如家庭壓力或學校適應不良等,也可能引起行爲異常,需區別對待。
7. 病史與發展背景採集
醫生還需詳細瞭解患兒的成長史、孕產史及家族精神疾病史,評估遺傳和環境風險因素,幫助綜合判斷病因與症狀關聯。
聯合生命國際醫學中心專家指出,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診斷是一項系統性工作,依賴多維度信息整合和多環境觀察。早期準確診斷對後續干預和治療效果至關重要,建議家長及教育工作者密切關注兒童行爲變化,及早就醫評估,助力兒童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