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菜單
關閉
前列腺炎
菜單

前列腺炎診斷

前列腺炎是男性常見的泌尿系統疾病,尤其在20至50歲人羣中高發。若早期未能準確診斷並及時干預,可能導致慢性疼痛、性功能障礙甚至不育。診斷主要依靠病史採集、體格檢查、前列腺液檢測和影像學輔助檢查等方法,判斷病因類型,爲後續治療提供方向。

前列腺炎診斷依據

1. 病史採集
醫生會詢問患者排尿情況、是否存在尿頻、尿急、尿痛及下腹不適,是否有會陰部鈍痛或性交疼痛,初步判斷是否爲前列腺相關疾病,並排除其他泌尿系統疾病。

2. 直腸指診
通過直腸指檢觸摸前列腺,判斷是否有壓痛、腫脹或硬結。慢性炎症時前列腺可能觸感柔軟或輕度壓痛,急性期則常表現爲明顯腫大和強烈壓痛。

3. 前列腺液檢測
前列腺按摩後取液進行顯微鏡觀察,查看白細胞數量及卵磷脂小體密度。白細胞增多提示存在炎症,卵磷脂小體減少可能反映前列腺功能受損。

4. 尿液分析
尿液常規檢查可發現白細胞、細菌等感染跡象。三杯試驗可輔助區分前列腺炎與尿道炎或膀胱炎等其他泌尿系統感染。

5. 細菌培養及藥敏試驗
對前列腺液或尿液進行細菌培養,明確致病菌種類並選擇敏感抗生素,對慢性細菌性前列腺炎尤爲關鍵。

6. PSA檢測
前列腺特異抗原(PSA)是反映前列腺狀態的重要指標。前列腺炎時PSA可能輕度升高,但升高幅度不如前列腺癌顯著,可輔助區分疾病類型。

7. 影像學檢查
B超或磁共振成像(MRI)可輔助評估前列腺大小、形態及周圍結構情況,排除結節、鈣化或其他異常情況,幫助完善診斷。

8. 慢性盆腔疼痛評分
通過NIH-CPSI評分量表評估慢性前列腺炎患者的症狀嚴重程度和生活質量影響,有助於病情分型和療效評估。

結語

前列腺炎的精準診斷對改善症狀、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至關重要。聯合生命國際醫學中心專家提醒,早期發現炎症徵兆,及時進行系統檢查與分型診斷,有助於防止疾病反覆發作,提升治療效率,改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