卵巢早衰是一種在40歲之前發生卵巢功能減退的內分泌疾病。由於其早期症狀較輕微,往往容易被忽視或誤診。若未能及時發現並干預,不僅會引發生殖功能障礙,還可能導致骨質疏鬆、心血管疾病和情緒障礙。該病的診斷依賴於月經史、生殖激素水平及相關影像檢查的綜合判斷。
1. 臨牀月經史評估
醫生通常首先了解患者的月經規律,若出現週期縮短、閉經、經量減少等症狀,需警惕卵巢功能的異常,尤其是40歲以下女性。
2. 促卵泡激素(FSH)水平檢測
通過抽血檢測FSH水平,是判斷卵巢儲備功能的重要指標。當FSH連續兩次超過40 IU/L,且間隔時間超過4周時,基本可確診卵巢早衰。
3. 雌二醇(E2)濃度變化
卵巢功能減退時,E2水平通常會低於正常範圍。E2下降伴隨FSH升高,更加明確指向卵巢功能障礙。
4. 抗繆勒管激素(AMH)檢測
AMH是反映卵巢儲備能力的重要標誌物,數值越低,提示卵泡數量越少,是早期發現卵巢早衰趨勢的重要依據。
5. 陰道超聲檢查
利用陰道B超評估卵巢體積及竇卵泡數目,若卵巢體積縮小、卵泡明顯減少,提示卵巢活躍度降低,輔助臨牀判斷。
6. 染色體與免疫學檢查
部分卵巢早衰患者存在染色體異常或自身免疫性疾病。可進一步進行染色體核型分析、自身抗體檢測,以排除相關疾病背景。
7. 基因突變篩查
對於年輕患者,尤其是20歲以下的卵巢早衰者,可考慮進行FOXL2、FMR1等相關基因檢測,探索是否存在遺傳基礎。
卵巢早衰的診斷需結合多個指標,綜合評估卵巢功能狀態。聯合生命國際醫學中心專家提醒:一旦發現月經異常、不孕等症狀,應儘早完成相關檢查,爭取早期干預,必要時考慮幹細胞療法等先進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