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腔粘連綜合徵是由於子宮內膜損傷後,宮腔壁之間形成纖維性粘連,從而影響月經與生育功能的婦科疾病。若早期未被及時發現並治療,可發展爲嚴重的月經紊亂、閉經或繼發性不孕。該病的診斷依賴於臨牀表現、婦科檢查與多種影像手段的綜合判斷,以便明確病變範圍和粘連程度。
1. 病史與症狀詢問
診斷首先需詳詢病史,包括是否有人工流產、清宮術、剖宮產、宮腔感染等史。若伴隨月經量減少、閉經、不孕等症狀,需高度警惕宮腔粘連的可能。
2. 婦科檢查輔助判斷
基礎婦科檢查可初步評估子宮體積變化、宮頸通暢度等。如有宮頸通液受阻或觸痛,提示宮腔存在粘連或形態異常的可能。
3. B超檢查(超聲)
經陰道B超是初步影像學篩查方式,可觀察宮腔內膜厚度、宮腔積液、宮腔形態改變等異常情況,爲進一步檢查提供依據。
4. 子宮輸卵管碘油造影(HSG)
HSG能直觀顯示宮腔內輪廓是否規則,判斷粘連區域的分佈及程度,適用於評估輸卵管是否通暢的同時發現宮腔異常。
5. 宮腔鏡檢查(確診金標準)
宮腔鏡爲確診宮腔粘連的金標準。通過直視下觀察宮腔形態,明確粘連的位置、範圍與嚴重程度,並可同時進行分離治療。
6. 子宮內膜活檢
針對疑似患者可進行子宮內膜取樣,以排除內膜發育異常或炎症性病變,輔助粘連病因的識別與治療方案制定。
7. 經期記錄與激素評估
患者若長期經量減少或閉經,可結合血清激素水平(如FSH、LH、E2)判斷內分泌功能,輔助評估內膜功能狀態與粘連對月經影響的程度。
8. 三維超聲或MRI增強影像
部分病例可使用三維超聲或磁共振成像,獲得更清晰的宮腔結構圖像,便於發現小範圍或複雜部位粘連,爲術前評估提供精確信息。
宮腔粘連綜合徵一旦延誤診斷,將對女性的生育與生活質量造成不可逆的影響。聯合生命國際醫學中心專家提醒,月經異常與不孕人羣應早期接受系統檢查,尤其通過宮腔鏡明確病變,結合幹細胞治療等新技術,有望實現更好的恢復效果與生育能力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