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菜單
關閉
幹眼症
菜單

乾眼症診斷

乾眼症是由於淚腺功能減退或淚液蒸發過快,導致眼表長期處於缺水狀態的慢性病症。若忽視早期診斷與治療,患者容易出現角膜上皮損傷、慢性炎症甚至視力下降。診斷過程中,醫生需綜合患者主訴及多項眼科檢查結果,包括淚液分泌量檢測、淚膜破裂時間測定以及角膜結膜染色評估,確保診斷的準確性,爲後續治療提供科學依據。

乾眼症診斷依據

1. 淚液量檢測
淚液量是衡量淚腺分泌功能的關鍵指標。乾眼症患者常表現爲淚液分泌不足,導致眼表乾燥和異物感,淚液檢測幫助評估病變嚴重程度。

2. 淚膜破裂時間測定
淚膜破裂時間是反映淚膜穩定性的臨牀指標。破裂時間縮短說明淚膜質量欠佳,易造成眼球表面乾燥,是乾眼症診斷的重要參考。

3. 眼表染色評估
採用熒光素鈉和玫瑰紅染色技術,可直觀觀察角膜及結膜損傷情況。染色面積及強度越大,說明眼表受損越嚴重。

4. 炎症指標檢測
檢測眼淚中炎症因子含量,揭示眼表炎症狀態。該指標有助於辨別乾眼症的炎症程度和指導針對性治療。

5. 影像學檢查
現代影像設備如共焦顯微鏡能細緻觀察眼表微結構變化,輔助評估病情,提供診斷支持。

6. 症狀評分量表
結合患者主觀症狀及生活影響,通過標準問卷量化病情,有助於全面瞭解患者狀況和療效監測。

結語

乾眼症早期診斷對預防眼表損傷及視力惡化至關重要。聯合生命國際醫學中心專家強調,臨牀應多維度評估患者症狀與檢查數據,科學制定個體化診療方案,切實提升患者眼部健康和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