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菜單
關閉
糖尿病及並發症
菜單

糖尿病及併發症診斷

糖尿病及併發症是由慢性高血糖引起的多系統代謝異常病變。若未及時診斷與治療,患者可出現視力下降、腎功能損害、神經病變等嚴重併發症。確診糖尿病主要依賴血糖檢測、糖耐量試驗等,同時需評估靶器官功能以判斷併發症發展程度。

糖尿病及併發症診斷依據

1. 空腹血糖檢測
空腹血糖是診斷糖尿病的基礎項目之一。患者需禁食8小時以上後檢測,若結果≥7.0mmol/L,需結合症狀進一步確診。

2. 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OGTT)
通過飲用葡萄糖溶液後分別測定血糖值,觀察身體對糖的代謝能力。若2小時血糖值≥11.1mmol/L,即可初步診斷糖尿病。

3. 糖化血紅蛋白(HbA1c)水平
反映患者近2-3個月的平均血糖水平。若HbA1c≥6.5%,說明存在長期高血糖狀態,是診斷和監測的重要指標。

4. 尿微量白蛋白檢測
用於早期發現糖尿病腎病。微量白蛋白持續升高提示腎小球功能受損,是併發症篩查中的關鍵環節。

5. 眼底檢查
通過眼底照相或熒光造影可發現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早期表現,如微動脈瘤或出血斑點,有助於預防視力喪失。

6. 下肢神經功能測試
使用音叉、針刺或感覺儀評估神經反應。神經病變常表現爲感覺減退或異常,特別是足部,應定期檢查。

7. 胰島素抵抗指數評估(HOMA-IR)
用於分析胰島素作用是否正常,適用於2型糖尿病患者及代謝綜合徵個體,有助於制定個體化治療方案。

8. 心電圖與心臟彩超
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病風險高,需通過心電圖與彩超評估是否已有併發心肌缺血、左心室肥厚等情況。

9. 血脂及肝功能檢測
糖尿病常伴有血脂異常及非酒精性脂肪肝,通過相關生化檢查可及早識別潛在代謝紊亂風險。

結語

糖尿病及其併發症的早期診斷不僅依賴血糖水平,更需系統性、多層次的器官功能評估。聯合生命國際醫學中心專家指出,科學篩查和定期複查是防控併發症、保護患者生活質量的關鍵一步,切勿忽視早期診斷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