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菜單
關閉
乳腺癌
菜單

乳腺癌診斷

乳腺癌是一種源於乳腺導管或小葉上皮的惡性腫瘤,發病初期常無明顯症狀,容易被忽視。若延誤診斷,癌細胞可能轉移至淋巴結、骨骼或肺部,導致病情惡化甚至危及生命。因此,科學的篩查與準確的診斷方式,直接關係到患者的生存預期與生活質量。

乳腺癌診斷依據

1. 體格檢查與症狀識別
醫生首先會通過視診與觸診評估乳腺情況,檢查是否存在腫塊、乳頭回縮、橘皮樣皮膚等異常表現。腋窩和鎖骨上區域的淋巴結是否腫大,也需一併檢查。雖然不能替代儀器診斷,但體檢是發現線索的重要起點。

2. 乳腺X線鉬靶檢查
鉬靶是乳腺癌篩查中應用最廣泛的影像工具,能清晰顯示乳腺鈣化竈、腫塊及其邊緣特徵,適用於40歲以上女性的年度檢查。對緻密乳腺或年輕患者,其敏感性略低,需輔以其他檢查。

3. 超聲波檢查
乳腺超聲能清晰識別囊性與實性病變,特別適用於年輕女性或乳腺密度較高者。該方法無輻射、安全性高,可對可疑結節做進一步定位與引導穿刺。

4. 磁共振成像(MRI)
乳腺MRI適用於腫瘤邊界不清、雙側乳腺病竈判斷或術前評估轉移範圍。其敏感度高,能發現早期微小病變,也可用於遺傳性乳腺癌高危人羣的篩查。

5. 穿刺活檢與病理檢查
影像檢查發現可疑病竈後,需進行細針或粗針穿刺取樣,送病理科確診是否爲癌症,並明確組織類型與分級。免疫組化分析還能判斷激素受體狀態和HER2表達,爲後續制定治療方案提供依據。

6. 分子亞型評估
診斷過程中,需明確乳腺癌屬於哪一分子亞型(如Luminal A/B、HER2陽性、三陰性等)。不同亞型對應的治療策略差異明顯,影響預後判斷與個體化治療計劃。

7. 全身檢查排除轉移
確診爲乳腺癌後,還需通過胸部CT、骨掃描、肝臟超聲等方式排查遠處轉移情況。這一步驟對於確定疾病分期與評估治療可行性至關重要。

結語

乳腺癌的診斷依賴多種手段的綜合配合。聯合生命國際醫學中心專家提醒,體檢和篩查不可忽視,及時就診與精準評估,是提高治癒率和控制復發風險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