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癌主要指发生在女性外阴部位的恶性肿瘤,常见于大阴唇、小阴唇、阴蒂及会阴区域。该病多为鳞状细胞癌,发展较慢但局部侵袭性强,常伴有溃疡或结节,易误诊为良性疾病。
好发于50岁以上女性,特别是绝经后人群。全球来看,美国、澳大利亚及英国的发病率较高;东南亚地区以菲律宾、马来西亚及泰国报告频率相对较多。若未及时治疗,可能侵犯尿道、直肠,甚至发生淋巴结转移。
I期:肿瘤局限于外阴,体积较小
瘤体不超过2cm,未累及淋巴结,五年生存率在85%以上,治疗效果较好,手术可根治。
II期:局部扩展但未转移
瘤体超过2cm,累及邻近组织如下尿道、阴道前庭,未见淋巴结转移,生存率约为65%-75%。
III期:出现淋巴结受累
癌细胞侵入单侧或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局部症状明显,五年生存率降低至约50%左右。
IV期:远处器官或组织转移
瘤体波及膀胱、直肠等远端器官,或出现远处转移,预后较差,五年生存率低于30%。
1. 外阴持续瘙痒
多数患者初期感到外阴部位异常瘙痒,尤其在夜间明显,常误以为是感染或湿疹。
2. 小结节或肿块
可触及质硬的小肿物,表面粗糙或结痂,随时间发展逐渐增大或形成溃疡。
3. 外阴破溃或渗液
病变表面易破溃,渗出液体,局部潮湿,有时伴有轻微出血,久治不愈。
4. 刺痛或烧灼感
伴随病变发展,患者常诉局部刺痛或烧灼不适,尤其在行走或摩擦后加剧。
5. 外阴红肿或变色
部分区域出现红斑、水肿或颜色变暗,提示局部组织炎症或恶变。
6. 触压时出现疼痛
早期较少痛感,随病情加重可因神经压迫而导致持续性触痛。
7. 尿道刺激症状
若瘤体靠近尿道,可引起排尿困难、尿频或尿痛等泌尿道刺激表现。
8. 伴随淋巴结肿大
晚期常见腹股沟处出现肿大的淋巴结,质地较硬,有压痛或无痛性肿块。
9. 性生活不适或出血
部分患者因病变位于阴道附近,性交时感到疼痛,或伴随点滴状出血。
联合生命国际医学中心专家提醒:外阴癌早期症状常被忽视,特别是老年女性易误认为常规炎症。若外阴持续瘙痒、发现结节、破溃不愈,应高度警惕。及早筛查、结合细胞治疗等先进方案,有助于降低复发率,延长生存时间。